成功的特色小镇如何打造?

2019-07-25      1084


     大家都知道 腾讯和阿里两个互联网巨头,现在他们已经覆盖了中国民营经济的半壁江山!在他们最初的成长过程中,在他们最艰难的时候,没有国家支持、没有政策扶持,更没有银行救济。最终他们从死人堆里打出来了、活下来了,不仅统一了江湖,而且他们一个把深圳变成了创业之都,一个把杭州变成了IT之城!世界互联网大会没在北京开,定在了杭州附近的风景区!
     
      厉害的企业从来都不是扶持起来的,都是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打出来的!从泥土里硬生生钻出来的!一个厉害的企业就能拉动一个城镇的发展、甚至主导一个城镇的产业!特色小镇的开发也是如此。
现在全国一哄而上都在搞特色小镇,口口声声要以产业为主导,原因是因为国家有政策而不是当地有产业和企业。这就是个大问题!
     
      今天我们搞特色小镇,主要是要解决几个问题,一是拉动就业和创业,二是解决大都市病,三是发展农村经济、扶贫攻坚。我们学的还是欧美国家的发展路子。城镇化和特色小镇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尤其美国大量的人口居住在三四万人的小城镇之中,大量的企业总部分布在远郊城镇,经济辐射面广大,地域发展均衡性较好。尤其对于广大人口在农村的中国来说,这一发展模式具有莫大的吸引力和利好。

      总体看来,国外小城镇发展至今,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

一、田园城市的流行形成的企业总部基地。美国企业从五十年前开始便热衷于将总部从市中心搬往小城镇。例如,沃尔玛总部位于阿肯色州北部的小镇本顿维尔,全镇人口只有2.5万;美孚石油的总部设在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县的欧文小城。在欧洲,雀巢公司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湖东岸、人口只有1.8万的小城沃韦;奥迪总部设在德国巴伐利亚州的小城英戈尔斯塔特。

二、地缘优势的兴起形成的特色产业。这类小城镇凭借自身的特色资源或地理区位优势,以某一类主导产业为支撑,带动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例如,美国康涅狄格州西南部的格林尼治镇被誉为“对冲基金之都”,该小镇凭借沿海的地理区位,距海底电缆非常近,拥有网速优势,再加上靠近纽约这一金融中心,如今已聚集了超过500家对冲基金公司。

三、逆城市化的浪潮形成的宜居城镇。一般来说,这类城镇的兴起源于“大城市病”的蔓延:人口膨胀、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促使人们将居所迁移至大城市周边的卫星城镇。上世纪70年代后,美国一度出现“逆城市化”浪潮,大量人口从大都市中心地区向周边城镇扩散。

      国外的特色小镇源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逆城市化浪潮。那时的美国及发达国家第一是因为能源危机和经济低迷,很多远离都市的郊区四处开发能源,聚集了大量人群,形成了大量的人口几万人的小城镇。第二是那一时间段刚好是二战出生潮出生的孩子刚好到了大学阶段,大量的郊区大学的存在收纳了这一庞大的人群,形成了以大学为中心的城镇。第三是大量的老人需要郊区新鲜空气和优美的环境养老,而大量的养老院和医院也郊区城镇。

      中国的养老产业为什么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至今还没有企业从养老产业里赚到大钱。就是因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国人讲四代同堂,西方没有这种文化,人家孩子成年了就必须分家,绝不跟老人同住。所以老年人进养老院是理所当然。在中国则不然,把老人送养老院被人视为不孝,另外才给见不到孩子和街坊邻居,才是最大的身心不健康,死得更快!中国的老年人就是要扎堆在人多的城市里,出门进门都看到很多人,这样才能活得长。心理才是健康的关键,其次才是空气环境。

      怎么让中国人愿意到郊外、乐此不彼到郊外、长期居住在郊外?目前只有一种办法,发展旅游!君不见丽江、大理这些原来荒无人烟的边陲小镇,因为旅游炒热了,现在成了多少都市人群置业安家、创业兴业的圣地!香格里拉命名之前的中甸县,官方统计一年只有1000多个游客,我估计还不是游客,是出差公务的人士或者是跑木材生意的人群。现在财政收入二十年增长一百倍!游客达到上千万!没有旅游,这些地方永远是穷乡僻壤!

      所以搞特色小镇一定要思考怎么才能让大量的人往郊外聚集,一定绕不开大理、丽江的实践经验。一定绕不开旅游业!有产业也实现不了特色小镇,特色小镇的关键是聚集城市精英和创客人群,有了人就有了一切。有旅游才有人,才会长期聚集大量人群。

      中国的特色小镇发端于浙江,浙江之所以能涌现一大批“特色小镇”,其实都是这样自然生长起来的:浙江是我国民营经济很发达的省份之一,全省60%以上的税收、70%以上的生产总值、80%以上的外贸出口、90%以上的新增就业岗位来自于民营经济,具备雄厚投资基础。另外,浙江也是我国“块状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数百亿规模的“块状经济”集群就有300多个。浙江培育“特色小镇”,是在具备上述条件后,因产业而兴。

      反观广大的中西部地区,与之相差甚远,甚至天壤之别,既没有厚重的民营经济基础,又没有形成优势产业群,如果盲目抄袭模仿浙江模式打造“特色小镇”,既缺乏时间积累,又没有产业要素聚集,不仅很难成功,甚至死路一条。

      而缺乏民营经济基础和多样特色产业的广大中西部地区,如何打造“特色小镇”?

      打造特色小镇,不能为了与众不同而与众不同!不能花样繁多,要实用实战。用最快的速度把人打倒这是最高明的武术!用最快的速度把人聚集过来这是最高明的特色小镇!大道至简。云南这样的地方搞建材小镇、汽车小镇、金融小镇这就是找揍的花招,搞旅游就是打人的老拳!没有形成产业规模非要搞个产业小镇,就跟功夫没练到家非要立个门派一样!最后的结果就是找打!盲目跟风的特色小镇将会是劳民伤财、门可罗雀!未来将会有90%这样的特色小镇走不下去!

      产业的打造很简单,有人气就有财气、有人流就有钱流!怎么能最快聚集人群就怎么来。不能聚集人气就是不是好的产业。有人就有产,有客才有业!拿云南举个例子,云南什么最能聚集人气?当然是旅游资源、旅游行业,上游有旅游资源、投资旅游的资金,中游有旅游景区,下游有旅行社,昆明机场一年一个亿的客流量,这些人都是来玩的。旅游在云南是产业链最完整的特色产业。在云南搞特色小镇不搞旅游就完全跑题了!

      前面讲了国外特色小镇模式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有产业也不一定发展得起来特色小镇。“特色”主要是满足人的需求,“小镇”就是人居住的地方,因此特色小镇的打造关键是要研究人而不是产业!何况产业不是你研究就出得来的,但人却是研究就能很快召唤来的!

      那么,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打造成功的特色小镇?

一.发掘自身卖点,通过旅游引导,吸引中产阶级来休闲和定居

     在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完全是东部沿海的反义词:经济落后、人口稀少、交通不发达,一定不能照搬复制。要通过这个地方本身的魅力聚集更多的人来这里,要不断发掘都市人群、白领和中产的痛点,找到自身的卖点,通过旅游带动环境的改变来切中上述人群的内心需求,心向往之。通过震撼性的创意来让自己变得有超级吸引力,让客群产生都市离心力,最后实现最终人群吸纳。就像今天的大理,已经成为很多艺术家、建筑师、富人、小资白领住家、行商、梦居的地方。

     如果本身不打造出突出的旅游休闲的魅力,就不能为这里创造真金白银,要吸引高科技人才、创客、产业技术人群、金融人士来这里创业、办公、安居,一定要了解中国人的生活习性,我们中国人,不仅人往高处走,而且人往多处走!国外高科技人才喜欢郊区人少安静的环境,而我们中国人喜欢人多热闹的市井生活。地广人稀风景好的中西部,搞特色小镇,不顺应人性的需要来发展好旅游,怎么搞得好!当地人少就要千方百计把外地人搞来,外地人不愿来怎么办?就要通过震撼性创意来造梦,让你的项目成为别人做梦都想来的地方,最后就能让人来这里定居、睡觉、做梦!

二、契合当地发展趋势,不逆势而上

      欠发达地区打造特色小镇除了要顺应当地的形势、时势,更要顺应当前的旅游发展趋势!一昧地靠资源吃饭、靠天吃饭的做法已经远远落后了!要运用超常规、颠覆式打造旅游的方法来做足特色小镇的吸引力,通过震撼性的创意来改变资源级别,实现超常规发展才是真正的顺应趋势的做法。

      现阶段打造旅游特色小镇,一般都面临历史文化级别、自然景观资源级别不够高的现状,长城、故宫、兵马俑、九寨沟、石林……这样一流的资源上个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发完毕,我们手上剩下的牌都是三流以下的了。这个时候怎么办?天不够,人来凑!靠老天给的资源靠不住,就需要发挥我们自身强大的能动性和创造力,多动动脑筋!现阶段造一个震撼产品就可以吸引海量游客前来游览,带动旅游产业发展也变得轻而易举,将来再打造一个旅游特色小镇更不是什么难事,毕竟有游客量支撑,一个震撼性旅游产品一年就能带来几百万游客!一个震撼性景观就是一个特色小镇的发动机,就是整个特色小镇的产业引擎!一个产业花十几年才有一定规模,最多聚集几万人。而一个震撼性的旅游项目一两年就能建好,可以聚集几百万人!性价比和效率是其他产业的一百倍!

      搞旅游吸引人只需要一个好故事、一个好概念或者一个好项目就可以完成。显然在广大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搞特色小镇,搞旅游来带动更容易成功!

三,找准特色小镇产业赢利点

      能够赢利的才是特色小镇!搞旅游吸引人只需要一个好故事、一个好概念或者一个好项目就可以完成。在广大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搞特色小镇,走旅游线路更容易成功!特色小镇一般要做好“特色+产业”两个方面,特色小镇的根脉是产业,何为产业?有人才有产,有客才有业!特,就是要有特点,一般的特还不行,要特到色才有机会;色就是五色俱全,能够形成规模、形成产业链,只特不色、小特小色都没有发展空间,一定要大特大色,大特就是要有震撼性的景观和项目,大色就是要有能号召大量人来的震撼人心的概念。这里所指的特色概念是说一个旅游特色小镇一定要有特色定位、特色卖点,一定要有让13亿游客听了就想来的超级旅游吸引力。人不来,何谈利?有人气才有财气,才是特色小镇立足的根基。

     旅游开发现在到了必须贩卖梦想和未来的阶段。现阶段必须要用震撼性的创意来使资源升级,通过震撼性、颠覆式的创意来将当前的三四流旅游资源变成一流、甚至超一流,如此才能提升魅力,聚集海量人气,释放源源不断的旅游人气效应,不断放大旅游产业的拉动作用,成为特色小镇的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支撑!

四、发掘新的需求点

      特色小镇重心在小镇,一个有人居、有人气、有人味的地方才是小镇!营造酷炫、文艺、有魅力的空间环境来吸引创客非常重要。他们喜欢山青水秀、时尚浪漫、人文荟萃、风情独特,最关键是人气鼎盛的地方,这些地方打造出来才能成为他们想去的地方,就像丽江、大理,很多年轻人辞去工作、抛弃都市生活,在那里休闲生活、开店创业、交友聚集,而且夜生活丰富,酒吧、客栈、茶馆、书吧、休闲居所包罗万象。

      过去的老厂房、老街区给人的感觉是酷炫有年代感、可以怀旧,我们的特色小镇没有古街古房子怎么办?就要去超常规的创造,搞特色小镇不能仅仅是建房子,而是要造氛围、造梦境,要远远超过旧城区老房子的魅力,要提高比它们更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环境,才能克服距离问题,成功勾引都市创客甚至全国创客!

五、借外力造氛围,顺力而进

      中国永远稀缺发展得好的产业,永远不缺看热闹的人!看热闹是一项永不落幕的朝阳产业!
所以,必须不断借外力来造氛围、造人气、造品牌、搞热闹。必须要顺力而进。这个“力”指的是外力、注意力。大理的亚洲青年艺术现场邀请20多年国家、2000多个艺术家长时间进行活动表演。当年推“风花雪月,自在大理”的口号,请的是世界围棋第一高手韩国人李昌镐来苍山论剑。这些都是借力。

      要想保持一个旅游特色小镇的长久生命力,必须有别出心裁的创意借力,创造注意力,要不断折腾,吸引眼球,要打造自己的热闹产业。一定要通过创意来把三流变一流!一定要打到消费者的痛点上!发展地方特色文化,只有既挖掘本地特色,又充分研究游客,量出为入,按需打造,把特点变成卖点,把大众款变成爆款,才有展露特色的机会!

      要借力,要抓住注意力,要搞热闹,必须要搞明白“三个点”:特点、卖点和买点。所谓特点,指产品要有不同于同类产品的功能;所谓卖点,指产品要有独特的功能利益,能满足人的需求,人们愿意购买;所谓买点,指这个产品的卖点要有消费者愿意花商家预期的钱来购买。

      不是所有特点都是卖点,特别在当前遍地开花、全民营销的阶段,旅游小镇、特色小镇、旅游景区面临全国性竞争的时候,就连普通的卖点都难于保证成功,更不要说是特点了。必须提炼出大卖点、必须提炼出超级卖点,只有这样景区和小镇才能成为热点和焦点。才有热闹可看。

      没有创意就没有注意,没有震撼就只有完蛋!湖南卫视的节目且不论山寨了没有,都是国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所以它抓住十三亿人的注意力!央视拿人家没辙!谁叫你创意不行的!所有艺人要想红必须要拜芒果台的码头!最近看报道,汪涵出国欧洲也可以是总统接见的待遇。注意力也是一种权力!

      借力打力,抓住十三亿人的注意力。看热闹不嫌事大,不会创意就不会来事,就经营不好人气。没有人气哪有小镇。美国偏僻的西部小镇都还有牛仔,有赏金猎手,都还有西部电影传遍全世界,所以在开发特色小镇前,先思索一下我这里有啥?我的特色是什么?


免费咨询热线

专业客服为您解疑答惑